知識普及

紅艷似火的“彼岸花”,是屬于夏末初秋的熱烈

發(fā)布時間:2023-08-22 作者:scbg 來源:華南植物園

?

伴隨著近幾日豐沛的雨水,華南植物園內(nèi)的石蒜(Lycoris radiata)陸續(xù)開始沖破土面,迎來每年的高光時刻。它們在烈日下高高地舉起一支支花序,在碧綠的草地上綻放出艷如火球般的花朵——這是獨屬于植物的“多巴胺穿搭”。

圖1 露兜園內(nèi)搶先盛開的兩支石蒜花(徐一大攝)

“石蒜”這個名字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都比較陌生,但它在佛教中的名稱——“曼珠沙華”,以及在日本文化中的名稱——“彼岸花”卻是憑借著獨特的神秘感令人印象深刻。石蒜在分類學(xué)上隸屬于石蒜科石蒜屬,其拉丁屬名“Lycoris”來源于希臘神話中海神Nereus和Doris的一名女兒(50位海仙女之一)的名字Lycorias,而其種加詞“radiata”則指的是輻射狀。石蒜的花呈鮮紅色,每個傘形花序有花4-7朵,花被裂片向后反卷,并在邊緣有因皺縮而形成的波浪形裙邊。它的花蕊細(xì)長且略向上彎曲,長度明顯長于花被裂片而伸出于花冠之外,像是一位位穿著華麗舞裙的舞女,展開柔若無骨的雙臂,舞姿輕靈,步步生蓮。?

圖2 石蒜呈輻射狀排列的花朵(徐一大 攝)

石蒜同它在廚房中的親戚“大蒜”一樣,都隸屬于石蒜科,但石蒜在石蒜屬,蒜卻在蔥屬,因此石蒜并不是一種“大蒜”,它的鱗莖內(nèi)含有多種生物堿,雖不可直接食用,但卻有很好的藥用價值,如其中的石蒜堿具一定的抗癌活性,同時還具有抗炎、解熱、鎮(zhèn)靜及催吐的功能,而其中的加蘭他敏和力可拉敏則是治療小兒麻痹癥的重要成分。石蒜屬在全世界范圍內(nèi)有約10個可育的二倍體物種,而我國是該屬的分布中心,屬內(nèi)約90%為中國所特有,這些物種的花色不但囊括了常見的紅色、金色、黃色、白色等,甚至在海濱石蒜(Lycoris insularis)中還會出現(xiàn)迷人的藍(lán)色漸變。?

圖3 石蒜屬內(nèi)一些擁有不同花色的物種(徐一大 攝)

(A:長筒石蒜 L. longituba;B:短蕊石蒜 L. caldwellii;C:忽地笑 L. aurea;D:海濱石蒜 L. insularis

石蒜的葉片呈狹帶狀,混生在草叢中時十分的不起眼。每到春夏交替之際,石蒜的葉片便會慢慢枯萎,進(jìn)入一個短暫的休眠期。隨著夏季帶來了足夠的高溫以及充沛的雨水,石蒜的種球便會在某一日突然蘇醒,并如同雨后春筍般迅速地舉起一支支的花序綻放美麗的花朵。直至花果期的落幕,石蒜的葉片便會在秋季重新萌發(fā),形成一輪循環(huán),即所謂“花葉老死不相見”的奇妙特征。也正因如此,民間寓意其為“相念相惜永相失”,賦予它一種“永遠(yuǎn)無法相見”的悲傷。無獨有偶,在西方國家,由于這種獨特的生長方式,石蒜屬的物種又被稱為“Magic lilies”或“Surprise lilies”——奇妙百合。另外,因為其總是在風(fēng)雨之后開花,故也有“Hurricane lilies”——颶風(fēng)百合之稱。

??

圖4 石蒜不起眼的葉片(徐一大 攝)

石蒜常見于我國浙江、江蘇、安徽、山東、河南等諸多省份,它們多生長于林下山坡以及溪溝邊。得益于其基部用于儲存營養(yǎng)的肥大鱗莖,石蒜對環(huán)境有著很強的適應(yīng)性,因此自古以來就常有人家在房前屋后種植。除此之外,石蒜還有強大的無性繁殖能力,即使將其鱗莖進(jìn)行切割,只要基部仍保留有一部分根盤,即可重新生根開始生長。因此,即使是在田邊地頭等有強烈人為干擾的環(huán)境之下,也常能看到成片的石蒜。

????

圖5 原生境里石縫中生長的石蒜(徐一大 攝)

古人將石蒜喚作“金燈花”,因其獨特的造型以及艷麗的花色而得名。北宋著名詩人晏殊曾作一詩來贊美金燈花——

金燈花
蘭香爇處光猶淺,銀燭燒時焰不馨。
好向書生窗下種,免教辛苦更囊螢。

在晏殊的這首詩中,他將金燈花與蘭香、銀燭相比,贊嘆金燈花集諸多優(yōu)點于一身,彌補了蘭香焚燒時不夠亮堂、銀燭燃燒時沒有芬芳的缺點,若是能種一些在書生的窗外,便可免去其囊螢夜讀的辛勞。詩中用浪漫又夸張的反襯手法襯托出金燈花開花時香氣四溢且又明艷動人的景象。實際上,包括忽地笑在內(nèi)的多數(shù)石蒜屬植物的是幾乎沒有香味的,反倒是小部分種類如長筒石蒜(Lycoris longituba)有淡淡的香氣。

圖6 典故“囊螢夜讀”(圖片來源:360百科-囊螢 |https://baike.so.com/doc/6902064-7122768.html

艷麗奇特之花自古就是文人墨客津津樂道的對象,而石蒜因其獨特的生活習(xí)性,更是被文人們賦予了諸多比喻象征意義。如在唐代,金燈花就有“俗惡之花”之稱,筆記小說集《酉陽雜俎 卷十九》中就有言,“金燈一曰九形,花葉不相見,俗惡人家種之,一名無義草”。而南朝著名文學(xué)家江淹則在《金燈草賦》描述其“出萬枝而更明,冠眾葩而不群”,字里行間都充滿著對其的贊美。

??????

圖7 南宋繪畫作品中的簪花者(A:《貨郎圖軸》| 蘇漢臣;B&C:《貨郎圖軸》局部)

吳自牧在《夢粱錄 諸色雜貨》中記載:“四時有撲帶朵花,春撲帶朵桃花、四香、瑞香、木香等花。夏撲金燈花、茉莉、葵花、榴花、梔子花。秋則撲茉莉、蘭花、木樨、秋茶花。冬則撲木春花、梅花、瑞香、蘭花、水仙花、臘梅花。更有羅帛、脫蠟、像生,四時小枝花朵,沿街市吟叫撲賣”。這段文字描述的是南宋街頭(都城臨安)花行的繁榮景象。在彼時那個太平盛世,“簪花”是一項非常流行的活動,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民百姓,無論男女老少,皆以簪花為美。因此,當(dāng)時的花卉市場十分發(fā)達(dá),甚至能同肉市、米市、衣絹市并列的“四大市”(《西湖老人繁勝錄 諸行市》)。在當(dāng)時的花市中,許多傳統(tǒng)花卉都會以“小枝花”的形式進(jìn)行售賣,并多由花行小販沿街吆喝叫賣,其中金燈花則是夏季限定的熱門品類。然而石蒜屬的絕大多數(shù)種類花瓣質(zhì)地輕薄且花蕊細(xì)長易斷,不耐運輸和脫水,花期也很短暫,在采后保鮮技術(shù)并不發(fā)達(dá)的宋代,實際并不特別適合用作“小枝花”。

圖8 鮮切花市場中出售的尼潤石蒜(徐一大 攝)

時至今日,國內(nèi)的花卉市場逐漸開始出現(xiàn)了各種各樣的外來“石蒜”,常見的如原產(chǎn)于南非的尼潤石蒜屬(Nerine,有趣的是,該屬名來源于希臘神話中50位海仙女的統(tǒng)稱“Nereid”),它們不僅開花時有葉,而且花瓣厚實,花期非常持久,花瓣表面在陽光下甚至能呈現(xiàn)出如珠寶般的璀璨光澤,因此也有“鉆石百合”的別稱。除此之外,尼潤石蒜的花徑也相比石蒜而言更大一圈,因此在鮮切花市場上深受花藝師們的喜愛。而在2021年切爾西花展中驚艷全場的“Amarine”(由尼潤石蒜屬與孤挺花Amaryllis belladonna跨屬雜交而得)更是以大花、豐花的特點令人贊不絕口。
石蒜雖美,但也請游客朋友們莫要隨意折枝,皮膚接觸其花桿流出的汁液會讓一些過敏體質(zhì)的人產(chǎn)生過敏反應(yīng),所以在觀賞的時候需要盡量避免觸碰和誤食。園內(nèi)石蒜屬植物有石蒜和忽地笑兩種,前者在8-9月盛開,若是錯過,可在9-10月觀賞花期較遲的忽地笑。
?

圖9 杜鵑園內(nèi)被折下的石蒜花(徐一大 攝)

?觀賞地點:杜鵑園(石蒜,約8-9月)、露兜園(石蒜,約8-9月)、鳳梨園(忽地笑,約9-10月)

?

?

?


附件下載: